電氣設備在運行過程中出現故障在所難免,掌握一定的檢修原則不僅可以大大提高檢修效率,同時也能培養良好的檢修習慣,保證人身和設備安全。
1.先斷電后檢修
檢修時,必須先自己斷電,掛上警示標牌并通知周圍的同事,然后才能開始檢修。要知道多數的事故都因為在溝通上出了問題,多年的經驗告訴我們斷電送電必須自己完成。
2.先動口眼再動手
對于有故障的電氣設備,不應急于動手,應先詢問產生故障的前后經過及故障現象。對于生疏的設備,還應先熟悉電路原理和結構特點,遵守相應規則。拆卸前要充分熟悉每個電氣部件的功能、位置、連接方式以及與四周其他器件的關系,一定要先看圖紙,在沒有組裝圖的情況下,應一邊拆卸,一邊畫草圖,并記上標記。
3.先外部后內部
外部是指暴露在電氣設備外殼或密封件外部的各種開關、按鈕、插口以及指示燈;內部是指在電氣設備外殼或密封件內部的印刷電路板、元器件及各種連接導線。先外部調試,后內部處理,就是在不拆卸電氣設備的情況下利用電氣設備面板上的開關、按鈕、旋鈕、插口等調試檢查,壓縮故障范圍。首先排除電氣設備外部部件所引起的故障.再檢修設備內部的故障,盡量避免不必要拆卸。
4.先機械后電氣
只有在確定機械零件無故障后,再進行電氣方面的檢查。檢查電路故障時,應利用檢測儀器尋找故障部位,確認無接觸不良故障后,再有針對性地查看線路與機械的運作關系,以免誤判。
5.先靜態后動態
在設備未通電時,判定電氣設備按鈕、接觸器、熱繼電器以及熔芯的好壞,從而判定故障的所在。通電試驗,聽其聲、測參數、判定故障,最后進行維修。如在電動機缺相時,若測量三相電壓值無法著判別時,就應該聽其聲,單獨測每相對地電壓,方可判定哪一相缺損。
6.先清潔后維修
對污染較重的電氣設備,先對其按鈕、接線點、接觸點進行清潔,檢查外部控制鍵是否失靈。許多故障都是由臟污及導電塵塊引起的,一經清潔故障往往就會排除。
7.先電源后設備
電源部分的故障率在整個電氣故障中占的比例很高,所以先檢修電源往往可以事半功倍。
8.先普遍后特殊
因裝配質量或其他元件因素而引起的故障,一般占常見故障的50%左右。電氣設備多為軟故障,要靠經驗和儀表來測量和維修。
9.先外圍后內部
先不要急于更換損壞的電氣部件,在確認外圍設備電路正常時,再考慮更換損壞的電氣部件。
10.先直流后交流
檢修時,必須先檢查直流回路靜態工作點,再檢查交流回路動態工作點。
11 . 先簡單后復雜
此技巧包含有兩層含義:一是檢修故障時,要先用簡單易行、檢修人員自己拿手的方法去處理然后再用復雜、精確的或是自己不熟悉的方法。二是排除故障時,先排除直觀、顯而易見、簡單常見的故障,后排除難度較高、沒有處理過的疑難故障。簡言之:先易后難。
12.先故障后調試
對于調試和故障并存的電氣設備,應先排除故障,再進行調試,調試必須在電氣設備正常運行的前提下進行。
事物往往是千變萬化和千差萬別的。電氣設備的同一種故障可能會有不同的表象,而同一種表象又可能是不同的故障,對于多種故障同時存在的情況則更加復雜。設備檢修時,要有的放矢,機動靈活,次序并非一成不變。任何一臺有故障的電氣設備檢修完后,不能以為萬事大吉了。敬業的電工應把故障現象、原因、檢修經過、技巧、心得等記錄在專用筆記本上。同時學習掌握各種新型電氣設備的機電理論知識,熟悉其工作原理,將自己的經驗、技巧、心得上升為理論。在理論指導下,具體故障具體分析,才能提高排除故障的效率。只有這樣才能把自己培養成為檢修電氣設備的行家里手。